电脑互动吧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08|回复: 16

马化腾:先克隆后超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6 1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夜的雪 于 2011-10-16 12:03 编辑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买只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21世纪,开个网站就能赚钱,可很多人不试。不过,真正把互联网做大做强的都是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人,这其中包括了网易的丁磊以及腾讯的马化腾。

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办网易;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这一对同是生于1971年的朋友,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曾一起在深圳街头喝啤酒。

网易已日渐式微,而马化腾这个颇有书生气的潮汕人,把美国的网聊工具拿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册用户数已近7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

“QQ群不是社会网络,感谢QQ普及了中国小朋友对IM(即时通讯)的了解,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

这是比尔?盖茨写给马化腾的信,挑衅的口吻中透露着不屑。但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否认QQ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即时通讯软件,它不仅具有6.743亿的活跃用户,而且创造了同时在线用户数量达到了1.372亿的记录。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不可否认,马化腾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奇迹,也一手缔造了企鹅帝国。但这不仅仅是因为腾讯目前的市值达到446亿美元,稳坐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中第二把交椅,还因为腾讯的成长总是在其他人创新的互联网领域跟进,而且屡屡都能成功,所以被称为互联网“全民公敌”。这其实也说明了搞技术出身的马化腾并没有为腾讯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只是边走边看,腾讯甚至还没有形成与自己企业发展相符的价值观,以及在中国互联网生态系统中更强大的正向影响力。

于是,质疑也随之而来,腾讯是最缺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的这种复制之路能走多远?

专注体验的技术派

1993年从深圳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1998年,IM软件ICQ被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1999年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从而开始了腾讯的飞速发展之路。



13187304115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点来说,马化腾最初就是从克隆别人开始的,尽管在国内,ICQ的知名度并不如QQ高。好在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是个典型的极客团队,这些人在人前大多木讷且不善言辞,但是让他们坐在电脑面前,浑身就立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辉,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就能获取ICQ所不具备的用户体验。据马化腾的同学、腾讯创始团队成员之一的张志东描述,自马化腾往下,公司每个人都是网虫和电脑狂。“整天挂在网上,所以我们才能清楚感受到用户不满意在什么地方。”

马化腾是不善言辞的,那时几个创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这个时间沟通。为了公司的事情,他们几个人经常吵架,还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睬。不过,马化腾从来不吵,只会生气。那时候,由于公司没有钱,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包括员工,因为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马化腾说:“我们向用户提供的所有应用服务,都是基于即时通讯这个点之上的。现在我们做到了注册用户好几亿,我想这就是技术派专注用户体验的结果。”

开发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对马化腾来说是一种乐趣。为了这份乐趣,他专注其中,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马化腾说:“我最大的爱好还是上网,浏览资讯,玩各种电脑游戏,当然现在玩得最多的是我们自己的游戏。只有自己拥有身为玩家的真实体验,才能最有效地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我也比较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时和他们出去走走。我的生活方式,多少年来都没有变化,简单也很满足。”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到现在,马化腾“依然不喜欢社交,也不喜欢应酬”,包括对媒体的选择,一直都觉得平面媒体比较好,可以随便聊,“因为对着摄像头会感觉不太舒服”。

这其实正是技术派的典型特征。擅长发掘产品优缺点,不善言辞,不喜欢交际,乐于产品体验。某种程度上,马化腾本人也认同这一说法。2009年的采访中,他对记者表示自己擅长10秒内得出对产品的印象并判断好坏,每天花在产品体验上的时间最多,最大的乐趣也来自于做产品。现在,他有3部手机,分别是用来体验腾讯产品的S60系统诺基亚、回复邮件的黑莓、学习揣摩其优点的iPhone4。马化腾有点苦恼这么多手机如何都带在身上。

所以,马化腾无意中和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走了同样一条道路:注重用户体验。也因此,马化腾无意中克隆了乔布斯的精神精髓。而两者不同的是,乔布斯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马氏克隆掠食者

13年来,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克隆”别人,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而与此同时,腾讯被业界质疑“是一家没有战略的公司”。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马化腾从来无惧自己克隆别人时会否留下太过明显的痕迹:别人出迅雷,他就出QQ旋风 ;别人出拼音加加,他就出QQ拼音 ;别人出百度知道,他就出QQ爱问。马化腾自己说到QQ旋风和QQ滔滔时,也说它们是“克隆产品”。

紧接着,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与马云一争高低;此后,腾讯又冲入搜索市场,向百度的李彦宏叫板。

被马化腾克隆的企业家们是如何过日子的呢?自从2008年9月腾讯发布了本地播放软件QQ影音首个Beta版本,暴风影音CEO冯鑫恐怕就没睡过一天好觉。因为这款无广告、无插件播放软件,让暴风影音的盈利模式变得岌岌可危。

而在各大视频网站因为版权打得不可开交,频频对簿公堂之时,同样有一种声音在业内流传:无论你们现在打得多欢实,等市场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该轮到腾讯来收场了。而腾讯果然出了一款永久免费的QQ播放器,涵盖Flash、RM、MPEG、AVI、WMV、DVD、3D等一切播放模式,没有广告,没有多余的插件,可以想象,暴风影音的寒冬已经来临。

目前如日中天的团购网站也一样经历过这样的惊心动魄。2010年7月,是中国第一批团购网站上线创业的时间,这时,腾讯QQ团购网上线,这让众多团购网CEO如闻惊雷,也如坐针毡。谁也不知道,这一次,这个“企鹅”将是搅局者、掠食者,还是终结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不过,在马化腾看来,克隆永远OK:“我们做的很多克隆产品,初衷是给用户提供好的免费服务。比如,播放器和输入法也有弹窗新闻或广告,就有很多人抱怨;压缩软件也做一个账户体系,就乱套了。这体现出来的问题是,很多工具性的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互联网化以后如何保证用户体验。如果我是用户用着这样的产品,肯定希望有更独立、不联网的替代品。”

因为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总是在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跟随,然后细致地模仿,最后决绝地超越。这就是马氏克隆的基本特点。比如当初的游戏。

“从QQ游戏平台上线那天起,联众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多年以后,在北京知春路的一家咖啡馆,联众创始人鲍岳桥谈起当年马化腾对联众的围剿和逼迫,仍然耿耿于怀。在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连续抽了两包烟。

联众是中国最早做游戏平台的公司,一度占有在线棋牌游戏市场8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亏损缠身的时候,联众是最早实现盈利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时风光无两。

“马式克隆”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所有的互联网应用,只要用户量到了一定级别,腾讯一定要有。别人的产品可以暂时比腾讯做得好,但腾讯绝不会让它不可替代。也因此,马化腾几乎不需要在互联网的真正创新,他只需要跟着其他先行者的脚步即可。

只要是一个领域前景看好,马化腾就肯定会伺机充当掠食者。除了团购网站和游戏领域,马化腾还动了另外一个人的奶酪,他就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掉。只不过,这次闹得人尽皆知,由此马化腾和他的腾讯被称为“全民公敌”。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2010年5月31日,杀毒领域两大巨头360与金山的一场口水战激战正酣,腾讯的QQ医生3.3升级版却悄然上线。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款原本只是用来查杀QQ盗号木马的防护软件,已经包含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实时防护、清理插件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甚至还搭载了免费半年的诺顿杀毒。

此前,周鸿掉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对马化腾在产品上的功力赞不绝口,同时还声称,腾讯绝不会成为360的竞争对手,因为“腾讯是一个娱乐公司,在安全方面,应该由一个很专业的公司更专注地去解决问题” 。

很显然,马化腾毫不客气地给了周鸿掉当头一棒。

这就是马化腾所领导的腾讯,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一家全球罕见的互联网全业务公司,即时通讯、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搜索等无所不做。它总是默默地布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背后;它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搅局,让同业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块蛋糕,有时它甚至会成为终结者,霸占整个市场。

“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2010年6月29日,新浪网总编陈彤以“老沉”为名发布了一条微博,言辞之激烈,让人震惊。这条微博迅速被转发,无数的人力挺“老沉”。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这则微博发出的背景是:腾讯开始染指微博领域。记者刚刚参加的中国第二届数字媒体峰会上,尽管与会者的嘉宾之一是新浪的曹国伟,但大屏幕的微博支持却是腾讯微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腾讯总是后来居上,新浪的微博费尽了心思和力气,而记者现场看到的是,大屏幕上微博互动非常热烈,腾讯微博同样开始高度黏合QQ用户以扩大微博用户量。

而“马氏克隆”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很多互联网业务没有技术门槛,用户又与QQ用户高度重合,腾讯很容易模仿。

所以,马化腾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克隆,并且认为,克隆永远都OK。

“腾讯适合我这样的人”

不过,马化腾自己也知道,跟随别人的脚步进入某一已经成功的领域,对于腾讯来说,尽管有着众多客户资源,仍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微博这个东西模仿不来,没有人愿意先后在不同网站发表同一条微博,所以他们只好专注一个,sina先入为主了,tencent的团队,加油吧。”马化腾如是说。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马云当年在看到支付宝能成为金融行业巨头的前景之后,马上劝服外方投资人将其股份转让,进而让支付宝变成了一家完全内资性质的中国公司,甚至不断透露“随时愿意献给国家”。显然,马云对中国的商业环境有着自己的判断。

而如果让马化腾做出与马云一样的动作,甚至是说出类似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完全是性格不同的两类企业家,其对于商业的认识和信仰也大相径庭。因为马化腾更多地专注于产品而不是商业环境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其实马化腾也有自己的委屈:他希望通过产品的多元化来留住客户。“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当用户流失的时候,这些业务都可以叠加,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有很多人说我不专心。其实,了解当时情况的人知道,对于即时通讯业务,用户90%的基本需求我们都已经满足了,必须得想别的招,否则就是等死。与其等死,还不如到处找一找,或许还能抓住机会。”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腾讯疯狂地寻找各种产品进行克隆和整合。以至于有人预言:“腾讯即将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对手!”

“克隆”这一捷径并不是马化腾独创,但是,很多人“克隆”后死了,腾讯“克隆”却活得有滋有味。就像当初的ICQ一样,克隆这一产品的从AICQ甚至排到了ZICQ,但只有OICQ火了。其背后的关键是:马化腾一直特别强调“用户资源”,强调“用户体验”,因为这是腾讯最大的砝码和收入源。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乔布期用创新来做用户体验的注解,而马化腾则用克隆做注解。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就可以达到彼岸的繁华,他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别人更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就行。

正是这样的马化腾,让外界对他的“产品经理”角色逐渐认同。连他自己都承认,“在资本市场上,我是一个企业家。在技术领域,我是一个工程师。不过,我更喜欢后者,也觉得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工程师的工作。”与此类似,广为流传的还有马化腾性格害羞、内敛、书生气,他自己也在腾讯12周年给员工的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不擅言辞的人。”

对于别人谈及的运气,马化腾也毫不掩饰:“只能说腾讯刚好适合我们这样性格的人。每种性格都有成功的可能性,我们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这其中也结合运气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做着很艰难的事,由于没有机遇,也只能坚持或者放弃。”

记者曾经问马化腾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马化腾说:“对于我们来讲,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拓宽用户群。有的媒体误导说,腾讯要放弃这个搞那个。开什么玩笑,我们怎么会那么傻。我们一直都在拓宽领域,发展客户群,让品牌全面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电脑互动吧 ( 浙ICP备13037409号 )

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025号

GMT+8, 2024-11-27 04:56 , Processed in 0.0613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