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互动吧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75|回复: 0

菜鸟也能玩精简 六步让Windows 7瘦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1 1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indows 7刚出来的时候,相对XP体积肥大、运行效率也低一些,所以很多老爷机装或者不装很是犹豫。不久后,出来了精简版的Windows 7,问题是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更多,主要原因是精简工具来自于上一代系统Vista。随后出现的精简方法虽然问题少很多,但是步骤繁琐,菜鸟级别用户上手不容易。最近,网上开始流行一个新的精简软件,就是RT 7 Lite,通过它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精简操作。相对来说更适合初级用户,同时精简出来的问题也少了很多。* i& R, R- N9 r3 }% i
  小贴士:如果在XP下面完成精简操作,需要从微软网站下载Windows 7 WAIK安装才能顺利进行精简,如果在Windows 7下进行精简操作,则不需要安装。本文以在Windows 7下面操作为例子进行介绍。RT 7 Lite的界面有点像以前的Vlite,但是它确实是为Windows 7打造的。; F; F9 ?8 k: O# n8 J: [+ I1 W; [
  第一步:运行RT7 Lite,在settings的change UI language中,选择语音为Simplified Chinese,软件的界面将会从英文版变成中文版。以前的老版本RT7 Lite没有带有中文语言包,所以用起来不方便。* ~  L6 ]# R( V% g! k+ e
   ) Q& T; a% R2 B; r0 j, @
  ▲图1# C) ?6 h  D8 }$ n7 v( J- }+ ]
  第二步:点击起始页的浏览,在这里指定Windows 7安装盘的ISO文件或者ISO解压后的文件夹,以便程序进行精简。如果指定的是ISO文件,软件会自动加载并解压,只需要定义解压的位置即可。接下来的任务中会提示你选择需要做的任务,例如整合驱动程序和补盯精简组件、优化调整等,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吧。5 A& G+ r' r0 Z: T
  第三步:在整合集成页面,通过添加功能添加需要整合的驱动程序和补丁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要整合驱动需要inf文件,一般下载的驱动程序解压之后都会包含这个文件。如果驱动是一个大的安装包,而且解压出来的临时文件中没有这个inf文件,那么可以用驱动精灵备份驱动,然后添加。同样的道理,选择需要整合的补丁文件加入即可。当然,这个软件无法整合Office之类的程序进光盘,这里要提醒下。
3 w7 @% q! Z- i7 s5 h, z  
6 x6 X) ^7 d) k( P3 [) I& F  ▲图2& w9 ]  l" e5 `+ J
  第四步:功能移除界面,在这里可要细心调整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需要保留的组件即可,不建议或者不应该删除的组件,会用红色的字体标注,这种项目建议你还是保持原样比较好,它们也许是其他程序所运行的必须依赖组件。这里的移除是永久性的移除,和安装后关闭功能不一样,移除后就很难再恢复组件了哦。
7 z5 d5 E6 c" ]3 n' P2 h  
, ]' p* Z6 I5 s  ?- c& z# e. N( o  ▲图3& r( U, ~! j+ D
  第五步:优化调整,在这里相当于用优化大师给系统做安装前的优化,可以调整桌面、控制面板项目、安全、服务状态、IE(Internet选项)、系统优化项目、媒体中心等各个项目,还可以指定注册表文件进行自定义优化,这样可以用网上提供的优化注册表文件来实现更自主地优化,很强大。
4 b/ b+ x( }0 g( w   8 R* q$ f, m. b) F/ R
  ▲图4
) A: B* w8 l% N1 o6 k  第六步:在后面几个项目中,无人值守安装比较值得关注,雨林木风提前输入计算机名、序列号等项目,这样安装的时候就不用输入信息,去喝杯茶或者喝咖啡回来系统就装好了。杂项定制中,可以定义壁纸、文档目录等个性化设置项目。设置完成后,进入生成ISO文件选项,生成安装光盘镜像。
4 v$ s) ?, z. @9 G- f0 @   # m4 l/ Y/ ~0 }
  ▲图5
  s! r0 u8 s1 C. i  短短不过半小时就能生成自己定制的Windows 7安装文件,甚至可以冠上自己的名字发布哦深度系统(友情提醒注意版权)。生成的ISO文件直接用UltraISO写入U盘或者刻录光盘就可以安装了,甚至用虚拟光驱加载ISO也能进行安装,非常方便。不过由于篇幅限制,优化的具体项目设置没能说得很详细,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关注家用电脑以前的精简文章,或者到家用电脑的论坛来探讨。如果大家持续关注,我们会推出后续的精讲文章。
6 }; t5 V+ Q: _- S  s!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电脑互动吧 ( 浙ICP备13037409号 )

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025号

GMT+8, 2025-9-7 21:53 , Processed in 0.0622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